一、射干種植選地整地
射干耐干旱、耐低溫、怕澇漬、喜溫暖,宜選地勢高燥、向陽、排灌方便、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種植,pH值5.6~7.4為宜。種植前深翻20cm,結合耕翻每畝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2500kg,加腐熟餅肥50kg,并施入磷鉀復合肥50kg,深耕30cm左右,將基肥翻入土中,整平做畦。于播前再淺耕15cm,整平耙細后做寬1.2m的高畦,畦溝寬30cm左右,四周開排水溝。
二、射干的繁殖方法
射干可采用種子繁殖和根莖繁殖,生產上多用種子繁殖。
1、種子繁殖
播種育苗射干種皮通透性差,不易出苗,須在播種前10d對種子進行處理。處理方法:用0.5%的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溶液浸泡24h,然后將種子放入籮筐內,用麻布蓋嚴,經常淋水保濕,待種子露白達60%時即可取出播種。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。在整好的育苗地畦面上,順畦按行距15~20cm開約2cm深的淺溝,將催芽種子均勻撒入溝內,覆蓋細土,稍壓實后澆水,播后保持畦面濕潤,約20d出苗。
定植移栽當幼苗長出3~4片真葉時即可移栽。移栽前,將幼苗挖起,按大、中、小分3級分別栽植。移栽宜選晴天的傍晚或陰天,在整好的畦面上,按行株距30cm×25cm移栽到大田。定植完畢立即灌水,成活率可達90%以上。育1畝苗可定植6~10畝大田。
2、根莖繁殖
選擇生長兩年以上的實生苗或一年以上根莖繁殖的生長健壯、顏色鮮黃、無病蟲害的根莖作為種莖。移栽一般在春季的3月中、下旬進行。先將健壯種莖切成3~4cm小段,每段留2~3個根芽,作為種栽。待種栽切口干后將種莖浸入50mg/kgABT生根粉溶液中,浸泡3h后再栽種。選晴天的傍晚或陰天栽種,在整好的畦面上,按行株距30cm×25cm,溝深10~15cm的規格挖穴,每穴栽苗1株。扶正、栽穩,覆土厚6~7cm,稍壓緊,澆透定根水。
三、射干田間管理
1、中耕培土
第一年苗高3~5cm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,以后于5、6月分別結合中耕進行除草。封行后不再松土除草,而在根基培土,否則雨季容易倒伏或從葉柄基部折斷影響產量。每年秋后植株枯黃后進行根際培土越冬。
2、追肥
射干是耐肥作物,因此追肥十分重要。若底肥足,第一年可少施或不施肥。從第二年開始每年追肥3次,分別在3、6、11月進行。第一次施碳酸氫銨30/畝或尿素15kg/畝;第二次施碳酸氫氨25kg/畝,過磷酸鈣15kg/畝;第三次施復合肥30kg/畝;加強磷肥可促進根部生長,提高產量。
3、排灌
射干雖喜干旱,但幼苗根淺,苗期和移栽后需保持土壤濕潤,確保成活率。當苗高10cm左右時,如果不干旱可不灌水。射干怕積水,特別是多雨的7~8月要及時排水,以防爛根。
4、摘蕾
種子繁殖的射干次年開花結果,根狀莖繁殖的當年開花結果。射干藥用部分為根狀莖,除留種植株外,應及時摘去花蕾,使養分集中于根部生長,以增加產量。宜在晴天上午用剪刀剪除花蕾,嚴禁用手摘。
四、射干病蟲害防治
病蟲害防治應堅持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的原則,采用農業防治、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方法,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藥效試驗,以提高防治效果,將病蟲害的危害降到最低。
1、農業防治
清理園地發現中心病株應及時拔除進行燒毀,并及時將感病植株和已經枯萎的殘葉枯莖集中收集,燒毀或深埋,消滅病蟲源,減少病原菌積累和傳播。
輪作倒茬應盡量減少重茬、迎茬,輪作倒茬3年以上,以破壞病菌的生存環境。
壟作排灌起壟栽培,壟高20~25cm。嚴禁高溫期大水漫灌、久旱猛灌大水,避免田間積水,以小水勤灌、淺灌,早晚低溫期灌水為佳;大溝、深溝排水,避免壟面積水。
合理施肥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,氮磷肥作為基肥,苗期適當追施氮肥,成株期增施磷、鉀肥,灌施沼液,促進射干根系生長,并增強植株抗病能力。
2、化學防治
銹病
一般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發病。初期表現為老葉片或嫩莖上產生微微隆起的瘡斑,破裂后,散出橙黃色或銹色粉末(銹病夏孢子),后期瘡斑位長出黑褐色粉末狀物(銹病冬孢子)。發病植株葉片干枯脫落,嚴重者植株死亡。發病時可噴灑新型三唑類殺菌劑,如丙環唑乳油4000~5000倍液或12.5%烯唑醇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,每隔7d噴1次,連續2~3次。成株期用50%萎銹寧乳油800倍液或50%硫黃·甲硫靈懸浮劑500~700倍液,隔5~7d噴1次,連噴2~3次即可。
葉斑病
一般7~9月發病,危害葉片。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淡黃色斑點,后期斑點擴大相互融合,形成大斑,顏色漸變為深褐色,葉片發黃、早枯。發病初期用50%復方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,每隔7d噴1次,連噴2~3次。也可播種前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種3h后再播種,可有效抑制葉斑病的發生。
白絹病
一般6~8月發病,根變為褐色,表面布滿白色菌絲,潮濕時病株基部周圍的土表層亦可見白色的菌絲,菌絲里面可見乳白或淺褐色的菌核,發病后期莖葉逐漸枯死,根腐爛。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,并集中燒掉。發病初期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淋病穴及病株周圍的健株,以控制病情蔓延。
鉆心蟲
鉆心蟲成蟲叫環斑蝕夜蛾,屬鱗翅目夜蛾科。5月上旬幼蟲為害葉鞘、幼莖,造成斷苗、枯心。隨著蟲齡增大,7月后幼蟲向根部移動,為害塊莖,造成莖或根部腐爛,影響塊莖質量。幼蟲期是最佳防治期,5月上旬用90%敵百蟲晶體800倍液噴霧,7月中旬用45%樂果乳油800倍液噴霧。
大青葉蟬
4月上旬開始為害,最佳防治期為若蟲孵化期,4月初第一代若蟲剛剛孵化時,噴灑40%樂果乳油1000倍液、90%敵百蟲1000倍液或50%螟松乳油1000倍液防治。
蠐螬、螻蛄
蠐螬、螻蛄咬食根莖。防治方法:用90%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灌穴或懸掛黑光燈誘殺成蟲。
五、射干采收加工
種子直播2~3年后收獲,根狀莖繁殖的2年即可收獲,秋季植株枯萎后或春季萌發前挖取根莖。挖取后剪去莖葉,洗凈泥土,曬干,揉去須根,再曬至全干。也可將根狀莖曬至半干時,放在鐵絲篩內吊起,用火燒去須毛,再曬至全干,即成商品。質量以根莖粗壯、質堅實、斷面黃色者為佳。